近期生活因疫情肆虐,心境頗受焦慮與不安所惱,但生活步調回歸到簡單與原始,卻也意外的帶來平靜。家人一同烹煮享用三餐,於庭院栽種花草蔬果,居家附近享受陽光與步行。若非大自然用如此極端的手段,人們怎麼會願意捨棄向外搜尋、稍稍停下腳步呢?拜賜科技,就算居家隔離,也能夠與親友保持聯繫,還能同步參加線上課程與虛擬實境旅遊。重新回憶十幾年前的歐洲背包之行,希望疫情嚴重的歐洲國家們能夠早日恢復正常。
 

義大利水上威尼斯

當年即將大學畢業的我,跟著學校至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參訪三週,結束後又安排了近一個月的歐洲自助旅行計畫,義大利就是參訪結束後旅行的第一站,也是我自助旅行夢想中的國家。說也好笑,原本即將展開美好旅程,搭船抵達威尼斯後,發現同伴訂的旅社根本就不在威尼斯本島上。我們幾個學生為了省錢,大太陽下拽著行李箱,徒步穿越威尼斯街頭高低起伏的階梯,只記得遊客穿梭如織,模糊的瞥見街道兩旁玻璃櫥窗中,似乎訕笑我們的水晶玻璃宮廷面具。

隔天清早曙光照映在水都上,如夢想中的搭上了威尼斯交通的汽船,駛過日常人家的門前,就算不是花大錢搭乘有專人吟唱划船的貢多拉,也是一樣充滿詩意。而夜晚時刻,水都又別有一番風味,既神祕又詭譎。每回想起義大利,總是浮現出船身划過水面的波光。

 

 

奧地利光彩耀人水晶宮

奧地利是一個美麗的國家,步調悠閒也相對安全許多,在參訪期間把宿舍當家開伙煮食。最受歡迎的觀光行程之一就是有名的施華洛世奇水晶宮,由藝術家André Heller設計的這座城堡,如同歐洲童話故事場景一般,得沒入綠色巨人山丘瀑布下的山洞方能通往水晶宮,十分令人驚豔。裡面展出目不暇給的水晶作品,最後深陷應有盡有的施華洛世奇水晶禮品區。見識過如此別出心裁的美術館後,施華洛世奇果真在我腦海中留下獨一無二的品牌印象。

 

法國美術館之旅

學生時期的歐洲旅行大多只穿梭在博物館間,美術館與宮廷建築就已欣賞不完。法國印象中只特別花錢去花神咖啡館過癮,以及找了一間法國餐廳吃青蛙腿料理。除了必去的羅浮宮跟奧塞美術館之外,也至羅丹美術館朝聖。藍天白雲下的美術館戶外花園,修剪完善的碧綠樹叢旁,佇立著沉思者The Thinker。教育環境使然,成長過程中注重學業大於美感培養,沉浸於如此優美的環境,面對充滿立體張力的雕塑作品,帶來極大衝擊,在美術館裡拍下一張又一張的雕塑作品。直到近年搬至矽谷灣區後,也才發現原來沉思者分成羅丹親翻、與之後陸續翻製的,也有尺寸跟材質等不同區別。舊金山的Legion of Honor博物館與史丹佛大學各有一尊,而台灣台中的亞洲大學美術館也有一尊可供朝聖。

 

德國絕美中世紀羅騰堡小鎮

當時沿著萊茵河旅行,搭火車在德國城市間移動,一路從慕尼黑、新天鵝堡、羅騰堡、海德堡、布萊梅等等的城市短暫停留,對於羅騰堡小鎮總是特別印象深刻。羅騰堡是德國境內保存中古世紀古城風貌最完整的小鎮,德文含義是「紅色城堡」,整座小鎮帶著磚紅色色調。我們入住一間屋頂佈滿細小眼睛形狀窗框的青年旅館,那幾天徒步認識整座城市,在街頭閒晃。沿著圍繞著城市的長長城牆,也登上市政廳最高的塔頂,鳥瞰壯觀的磚紅色屋頂。經過羅騰堡的觀光景點普雷萊茵廣場 Plönlein,已忘記當時的我是否知道這是一個景點,只記得回頭一望Y字型的石板路口,在夕陽低垂之際,美不勝收。

 


荷蘭小孩堤防賞風車

不曉得現在的我,是否會搭機穿越地球,花上數個小時搭車時間,只為了在狂風中欣賞風車村。還好,年少輕狂的我已經做過了。荷蘭著名的景點之一就是賞風車,選擇一天搭車至鹿特丹郊外的Kinderdijk小孩堤防觀光,先是驚嘆於鹿特丹現代化的城市建築天際線,接著很快轉換成廣大草地的風車村,如今回想這片寬廣與矽谷的Shoreline景色相似。一共十九座兩百年歷史風車,其中有一兩座風車開放入內參觀,古典的陳設,有限的空間卻運用良好,是前人的智慧。

arrow
arrow

    法蘭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