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第35週時候,於Napa酒莊與親愛的大學同窗一起見證圓圓的肚皮! >
到了最後一個月,每週都要跟醫院報到的時候到了。我的36週孕期,發現小朋友已經浩浩蕩蕩的來到2800克了!跟我目標生產時候的3000克是不是離太近了點。
因為怕小孩長太大難生,所以才想不要吃太胖到超過3000克,但我想大概是因為聖誕節跟跨年假期吃太好的關係吧。(´▽`)
這時候已經到了懷孕戰事白熱化的最後階段了,開始好像有點緊張,畢竟在最後這個月,很多時候都可能會提早生產的!(驚~) 而且常常晚上會睡不好、加上身體太重導致腳痠痛,所以都靠超貼心實用的腦公幫忙孕婦做按摩,大部分按摩腳跟手臂、肩膀,算是很好命的孕婦了!
在baby shower之後,可以開始添購剩下來想買的嬰兒用品,並且做最後的助跑準備。因為我也沒有特別準備什麼,只有幾項個人覺得較重要的事情要注意的。(又是媽媽經...果然是跟以前的生活差很多,我的單身年輕女性好友應該都不想看了吧。(#゚Д゚) )
----
* 該剪頭髮囉:畢竟之後要自己跟老公度過月子跟照顧小孩的復原階段,所以還是要簡便一點,在最後一個月趕快去剪頭髮,也是六年前剛入職場以來再度剪短髮。
* Group B檢測( B型鏈球菌感染 )做了嗎:這個也是聽其他的米國媽媽分享,我才知道要做這樣子的group b檢測(台灣也有做),我的婦產科醫生在第36週的產檢時候,順便會做內診採集樣本,才能知道是不是有B型鏈球菌感染。
* 美國待產包準備:我的待產包有以下一堆東西,應該算是盡量包含美國跟台灣的待產包項目,如果之後生完發現實際上有什麼非常需要的,再來分享!
1. 證明文件:ID、保險卡、還有台灣的媽媽手冊以防萬一。 |
2. 產婦尿布:就是為了取代產褥墊跟衛生棉,朋友建議就帶一些成人媽媽尿布。 |
3. 小孩出院的衣服:衣服跟帽子 |
4. 包巾、小毯子 |
5. 溢乳墊、Nursing Bra |
6. 奶瓶:帶了兩個,不知道會不會用到。 |
7. 待產的舒服用品:枕頭(自己睡的或者是nursing pillow)、睡衣、牙刷、拖鞋、襪子、耳塞等 |
8. 電器用品:手機充電、萬一要帶筆電的可以帶(等待的時候可以看電影或聽音樂)。 |
9. 媽媽自己出院的衣服。 |
10. Birth Plan:下面有解釋,美國才有的吧。 |
11. ***零食跟泡麵:據說媽媽待產過程會很不希望腦公跑出去買in-n-out,所以最好要準備一些給孕婦吃的零食跟老公可以吃的泡麵,以防他在重要時刻趴趴走~~我還帶了姊妹淘幫忙運過來的"沙茶豆干"、還有"福義軒芝麻蛋捲"! |
* 醫院的Pre-registry做了沒:為了避免要生的時候還要在那邊填表格,在美國生產前可以先pre-registry,跟婦產科櫃台要表格,先填好基本資料跟保險資訊,預先交到醫院的patient registry部門,就算完成預先登記了。沒人說還真的不知道要Pre-registry咧,真的是不知道美國醫療都怎麼運作的。
* Birth Plan到底是啥:美國生小孩提到birth plan到底是什麼東東,其實就是在待產的時候,要交給醫護人員的一張紙條,上面就是寫妳任何想要交代的產程偏好。類似像下面這種:
婦產科醫生: |
緊急聯絡人:老公、家人等等 |
Birth Plan: ⦁ I would like my husband to stay with me at all times. ⦁ Would like to avoid a C-section unless necessary. ⦁ Routine episiotomy (可以註明自己希不希望剪會陰) ⦁ Epidural (註明自己希不希望打無痛分娩) ⦁ Planning to breastfeed ⦁ (什麼想說的應該都可以~~) |
* baby名字想好了沒:這個問題真的是很經典,結果我跟老公到現在(36週了!!!)還是沒個想法,就是要到最後關鍵時刻、讓靈感衝擊才要想出來嗎?! ...至少baby生出來後、沒有名字就不能出院阿,就是要賭最後才想一個名字填上去表格麻?! ψ(`∇´)ψ